最近中国医师协会、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、生命时报联合拍摄的,中国首部健康科普微电影《生死竞速》,向我们呈现了一个急性心梗病人救治的全过程。 通篇提醒我们两个字“时间”!
急性心梗,是由于提供心脏本身供血的冠状动脉突然发生了完全堵塞,导致堵塞部位以下的心肌出现了严重的缺血缺氧,进而发生坏死,导致心脏正常的泵血功能丧失。所以这是一种严重危及人生命的重大疾病。
据统计,有近70%的急性心梗病人在疾病开始阶段会出现胸痛伴大汗。胸痛常常表现为濒死感、紧缩感、压榨感、压迫感、烧灼感,胸闷或有窒息感、沉重感。持续时间多超过20分钟,不能自行缓解。还约有20%的急性心梗患者没有任何疼痛症状,称为“无痛性心梗”。
由于神经分布和传导路径的原因,有些病人的疼痛部位并不在心前区,比如有些人是左臂和左肩疼痛,有时也会反射到右臂。疼痛一般为钝痛而不是剧痛,通常仅限于前臂内侧,有可能放射到小指和无名指。还有的颈部疼痛,后背痛。临床文献上也有误诊为牙痛、胃痛、偏头痛的急性心梗病例。
约20%的心梗患者有明确诱因。最常见的诱发因素是过度体力活动(如宣传片中提到的踢球)。此外,饮食、吸烟、饮酒、熬夜、排便、情绪激动、天气变化等都是常见的诱因。
早期识别和及时救医对于急性心梗病人来说至关重要。目前这种疾病救治的最重要手段就是重新疏通血管(无论是溶栓、支架还是搭桥),而疏通血管的最佳时间发病后2小时内,即“黄金120分钟”。如果错过了这个时间将会导致病人死亡率大大增加。
2014年11月20日,我国确定了首个“心梗救治日”。之所以把它定在11月20日,就是想让大家牢记两个“120”。
一、急性心肌梗死发生后要立刻拨打120;
二、急性心肌梗死抢救的黄金时间为120分钟。
流行病学资料,对25个国家病人微量元素与心血管疾病死亡率的对比研究结果表明:硒的摄入量越少,冠心病的死亡率越高。
在普遍缺硒的国家,心脏病的死亡率明显高于高硒地区。如,芬兰和新西兰曾是心肌梗塞死亡率是最高的两个国家,但恰恰也是土壤中硒含量最低的地方。另外一个现象是,在芬兰,饮水中含硒量为0.1毫微克/克的地区,每1730人中有一个人得心脏 病,而在饮水中硒含量低于0.05毫微克/克的地区,每224人中就有一个人得心脏病。
这也给我们敲响了警钟,国内的中老年人群,应要充分意识到补硒的重要性,日常的生活中需注意加强补硒。
部份图片来源网络,如有侵权,联系删除